开展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的基础。去年以来,甘肃省在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成就展现了甘肃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实际行动和高质量发展。其中,甘肃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管理团队的草原监测评价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合作市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
甘肃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管理团队长期从事草地资源监测评价研究,参与了甘肃省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甘肃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及禁牧和草畜平衡监管,以及甘肃省草原健康和退化评估工作等项目的培训、实地调查与评价工作。
在酒泉地区、合作市和岷县等地,甘肃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管理团队通过草原监测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了当地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
甘肃省草原监测评价工作-酒泉
甘肃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管理团队利用其在草地资源与生态领域的专业优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数据,对甘肃省草原生态进行了系统性的监测和评估。团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甘肃省草原生态修复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确保了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团队运用“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了创新实践。这一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草原生态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岷县等地草畜平衡区的监测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促进了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
甘肃省草原监测评价工作-陇中
岷县草蓄平衡区遥感监测工作
甘肃农业大学草地生态与管理团队以其在草业科学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甘肃省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指导。这些工作的成功实施,不仅提升了草原生态功能,也为全省草原生态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展现了甘肃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具体成效。